泸州市建管二中心江大勇:他把自己钉在了工地上-凯发一触即发

2020-04-10 09:48:31来源:编辑:阮长安

四川在线泸州消息(杨莉)“安排的事情从来不推,接手的事情都要干好!”一提起“勇哥”,同事们都要竖起大拇指,“这个人实在!没话说!”

疫情期间,同事们眼中的“勇哥”,泸州市建管二中心工程一科科长江大勇把自己“钉”在项目工地上,成了“连轴转”。

江大勇(左一)

踏上征程

坚守一线推项目

1月28日,正月初四,是江大勇“复工”的日子,把一家老小安顿好,回到属于他的工作岗位——项目一线。这一复工,就没有停歇。

“有没有外来人员进入工地?施工人员的防护用品还差多少?”返岗第一天一早,江大勇就来到他负责的某医院改建应急工程现场,了解项目工地防疫情况、防疫工作安排。这一天,他走遍了负责的?个项目。

项目复工后,江大勇又带着同事们,逐个项目检查、排查疫情防控工作,及时掌握建筑工人动态,给各施工单位提要求,作动员,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指导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消毒。

为了能有效防控疫情在建设工地扩散和传播,保障参建各单位人员的身体健康,江大勇在各项目建立了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,指导施工单位制定复工人员备案表,建立每日防疫台账,每天监督、检查施工现场消毒防疫工作。“出入施工现场必须出示通行证,按照指定路线进入施工作业区,施工工具分开使用,避免交叉传染,对人员密集部位进行重点管控,定期消毒,及时协调项目的原材料及产品运输,保障项目的有序推进。”每到一处,“勇哥”都要反复叮嘱。

江大勇(右一)

创新思路

提升效率零感染

项目复工复产后,工地上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防护物资紧缺。跑生产单位、跑医疗机构,江大勇通过各种渠道反复协调争取,终于解决了施工人员的口罩、消杀用品、测温仪等防护用品需求。“每天不待在现场,心里总不踏实,就怕一松懈出现什么问题。”江大勇总认为,自己不仅是一名基层干部,更是一名党员,就要带好头,落实好,确保项目上不发生一起感染事件。

非常时期有非常举措。江大勇带领着工程一科的同事们,在平时只用于考勤的手机app软件中启用了“项目管理流程”这一功能,从项目的启动到计划、执行、监控、收尾等一系列操作流程,办理人只要一拿起手机就可查看项目进度、协办催办,这一做法不仅智能便捷,还减少疫情期间感染风险,很快就在工程一科负责的所有重点项目管理中得到推广应用,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。“以前施工抓质量,现在抓质量的同时更要有创新。”江大勇说。

“舍弃”小家

铁骨汉子也柔情

疫情形势最严峻期间,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推项目复工达产,多个项目工地“双班倒”“三班倒”连续作业,既要抓进度,又要抓安全,一刻也不能松懈。

每天天还没有亮,江大勇就往工地赶,一直守在现场,常常要到凌晨12点才回到家,根本无暇顾及家中的事情,倒是柔弱的妻子一人挑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。“爱人除了全力支持我的工作,更担心我的安危,我的一个小咳嗽,她都很紧张。”所以,每天一回到家,江大勇就直奔洗手间,洗手、消毒、换衣服……他把对家人的爱,都融进了这些程序里。

    编辑推荐
    视觉焦点
    排行榜
网站地图